聚羧酸類減水劑以其優越的性能和無污染生產,近年來在國內外發展很快。聚羧酸類減水劑從分子結構、作用原理和在混凝土中的表現行為與傳統減水劑有很大區別,因此,正確認識和合理使用是推廣聚羧酸減水劑應用的重要環節。在工程應用過程中,常出現以下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分析解決方案。
(1)與水泥適用性
現象:某攪拌站用所在地區某P-042.5R水泥,給某工地供應C50混凝土,用的是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做混凝土配合比時,發現該水泥用減水劑的摻量比其他水泥稍多,但實際攪拌時,出廠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目測有210mm,到工地往混凝土泵車中卸料時,卻發現該車混凝土已卸不出來,通知廠內送一桶減水劑加入攪拌后,目測坍落度有160mm,基本可以滿足泵送要求,但剛卸過程中,又出現卸不出來現象,立即把該車混凝土返廠,加入大量的水及少量的減水劑,才勉強卸出,險些凝固在攪拌車中。
原因分析:沒有堅持對每一批水泥在開盤前做外加劑的適應性試驗。
預防:對每一批水泥在開盤前用施工配合比做一次復配試驗。選擇合適的摻合料,“煤矸石”做摻合料的水泥與聚羧酸系減水劑的適應性差,避免使用。
(2)用水量的敏感性
(3)摻量偏大,砼結構表面氣泡多
現象:某攪拌站在一段時間內一直用聚羧酸系減水劑配制混凝土,突然有一天某工地反映,剪力墻拆模后發現墻體表面氣泡太多,感觀太差。
原因:澆筑混凝土的當天,工地多次反映坍落度小,流動性差,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值班人員提高了外加劑的摻量。該工地用的是定型鋼制大模板,澆筑時一次投料太多,振搗不均勻。
預防:加強與工地溝通,建議一次投料高度、振搗方法嚴格按規范要求操作。通過調整混凝土中漿體的數量或用其他方法來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
(4)減水劑超摻,凝結時間延長
原因:減水劑摻量較大,加上夜間環境溫度低,混凝土水化反應慢。工地卸貨工人私自往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用水量大。
預防:外加劑摻量要適當,計量要精確。提醒工地氣溫變低時,注意保溫養護,而且聚羧酸系外加劑對用水量敏感,不可隨意加水。
(5)與萘系減水劑的復配使用
案例二,與萘系減水劑配制的混凝土剩料混合,導致混凝土工作性能極差某一生產人員把剩有少量用萘系減水劑配制的混凝土混入用聚羧酸系減水劑配制的混凝土,結果混凝土出廠時坍落度190mm,送到工地后只有100mm,而且幾乎沒有流動性,振搗時振動棒拔出后較長時間孔洞才能彌合。
原因1:由兩種性質不同的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因凝結時間不同,收縮量大小不同造成。兩種性質不同的外加劑混合后發生不良反應。
預防1:兩種性質不同的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不能同時用于同一部位。發現問題后,提前與工地溝通,適當延遲拆模時間。兩種外加劑一定要嚴格分開使用,生產時盡量定站、定車、定工地。
兩種減水劑混合后配制的混凝土強度極低某攪拌站工人在卸外加劑時,把少量萘系減水劑誤卸入聚羧酸系外加劑中,用混合的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不僅外加劑摻量大,而且拌合物流動性差,坍落度損失快,但凝結時間延遲,混凝土試件強度比相同水泥用量的混凝土低30%-50%.
原因2:由兩種性質不同的外加劑配制的混凝土因凝結時間不同,收縮量大小不同造成。
預防2: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兩種外加劑是不能混用的,生產過程中,要加強管理,標識清楚,杜絕此類事故發生。
結論
聚羧酸減水劑是一種低摻量、高減水率、低坍落度損失的高性能減水劑,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工程界對它的認識不斷深化,聚羧酸減水劑的應用范圍將不斷擴大。根據以上的案例,聚羧酸系減水劑如果使用不當,也一樣會造成急凝、緩凝、泌水、分層、強度降低等現象,我們還需要不斷的進行試驗總結,避免出現以上問題。